Image
Image

服裝產業鏈:讓面料創新與服裝業需求同步


編輯:2021-12-27 10:46:13

“鏈動品牌––首屆中國服裝產業鏈創新峰會”將于今年3月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一個連接產業上下游的重要紐帶,也是一個展望產業前行方向的高端峰會。作為論壇主辦方之一的《紡織服裝周刊》將與知名原料、面輔料、設備供應商,優秀品牌服裝企業、設計師以及行業專家一起,深挖產業資源優勢,深入解析產業創新與品牌價值的內在聯系,探究微利時代產業“資源”優化的意義所在,為推動全行業發展盡一己之力。


中國擁有很大的面料生產和消費市場,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中國的面料市場變得更加光彩奪目,正吸引著各國面料商的目光。國內服裝面料生產企業怎樣在短的時間里提高質量?怎樣加強面料創新,跟上時代節奏,引領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競爭中取勝?如何推進服裝產業鏈創新、面料創新?這都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以面料創新來促動產業鏈創新”


––張龍琳,西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教授,重慶市服裝行業協會常任理事


《紡織服裝周刊》:在服裝行業的產業鏈創新中,您認為哪個環節尤為重要?


張龍琳:在現在的服裝產業鏈創新中,主管領導的觀念是重要的。比如西部好多省份也在爭取國家在服裝產業上的轉移政策,但根本不考慮本地的產業構成和產業配套,只是想爭取國家的政策性經費。


《紡織服裝周刊》:作為服裝產業鏈的上游,通過面料創新來促動產業鏈創新的可行性如何?


張龍琳:通過面料創新來促動產業鏈創新的可行性是有的。因為按照現在的服裝市場的營銷理論,細分化的市場策略是促進產品銷售和品牌建設的主要方法,所以在功能性服裝服裝市場,采取針對性的面料創新來促動服裝產業鏈創新是可行的。而中低端市場在面料創新上投入過大卻得不償失,因為中低端服裝市場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首要需求不在面料上,他們甚至對面料存在的傷害都很少關注,比如甲醛等,他們更關心的是服裝產品的價格和款式。


《紡織服裝周刊》:那么您對于企業的面料創新有什么建議?


張龍琳:中國的服裝市場是一個消費者受企業指導的市場,企業大量的概念營銷就是在誘導消費者。中國的消費者對服裝的認識還很初級,主要是因為中國到現在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或被消費者認可的著裝規范。面料企業要多開發針對性強的功能纖維和功能面料,提高我國功能性面料的自主研發能力。從民用來講,企業要在對消費者負責的自律道德標準上,開發適合不同產品類別和氣候的面料。


“品牌效應和市場認可度很關鍵”


––齊孝杰,原重慶砂之船服裝公司總經理助理,現重慶偶然服裝有限公司營銷總監


《紡織服裝周刊》:作為一名營銷人員,您認為市場需要什么?在服裝行業中,又是如何樹立信譽、確保質量的?


齊孝杰:服裝消費者看重服裝的質量和品牌。譬如我們公司現在經營的是國外牛仔系列,雖然要比國內牛仔服裝價格高,但我們憑借其質量與品牌在這幾年的宣傳經營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市場認可度,取得很大的市場占有率,尤其在中市場,公司2009年的營銷增長額名列全球第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面料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著裝也越來越講究。消費者比較關注的不僅是服裝的設計款式,而且更關注其品牌、質量尤其是面料質量。質量好的牛仔面料不僅耐磨,而且穿著貼身舒適,外觀品質高,這一點國內的很多面料企業都無法做到。


《紡織服裝周刊》:那么您認為在服裝市場中,能否打“面料營銷”牌子來提高銷售率?


齊孝杰:可以,至少在中高市場。不過要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采取不同的銷售模式,重點有所不同,要綜合考慮并選擇合適的銷售模式和途徑。在女裝市場,一般消費者比較重視款式,可以采取“款式營銷”為主,輔以“面料營銷”;高端消費者可能會重點考慮品牌以及面料質量、工藝等,可以“面料營銷”。在男裝市場,款式變化比較小,消費者會比較在意面料質量,用“面料營銷”很合適,不過也要有年齡段的區別。


“設計思想和理念決定面料的選擇和創新”


––梁明玉,服裝設計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服裝主創設計師,在重慶成立梁明玉服裝研究中心,多次擔任國際國內大型活動服裝總設計


《紡織服裝周刊》: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您自己滿意的作品是什么?


梁明玉:2008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服裝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服裝表演氣勢宏偉,絢麗多彩,透過服裝了解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繁榮昌盛。


《紡織服裝周刊》:在設計服裝時,您是如何選擇服裝面料的?


梁明玉:我很喜歡新型的面料,有時看到一種面料,就能聯想到怎樣設計、設計什么樣的衣服。不過,國內許多設計師都是根據品牌的設計理念來選擇面料,有時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設計思想。這可能是因為長期以來設計師都主要從公司的品牌理念、市場需求來考慮。


?2021 山西晉藏高粱酒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號? 技術支持 -?資??萍技瘓F